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中国)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原来这么多打卡地都出自她之手

发布日期:2023-10-16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她师从建筑泰斗梁思成、莫宗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一流博物馆;2022年7月,由她领衔设计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落成;她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张锦秋。

  如今,87岁的张锦秋仍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她说:“我们建筑业的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1936年10月,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建筑世家。儿时的她对文学充满热爱,后来受父亲影响,她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但文学的滋养,依然是张锦秋一生的财富。

  1961年,结束六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张锦秋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毕业后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了近60年。

  对于梁思成先生的才华,张锦秋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得”这八个字来形容。而在文化素养与建筑技艺之外,让她印象最深、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外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投资方来指定外国建筑师设计。位于西安大雁塔旁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和唐艺术陈列馆(简称“三唐”工程)就由中日合作建造,日方也请建筑师出了方案。然而,对方的设计风格有明显的“和风”,与周边历史环境不相符。

  “大雁塔旁边不能搞日本风格的建筑!”勘探完现场后,张锦秋重新设计“三唐”工程,方案一拿出来,便获得了日方赞赏,“我觉得很长志气,日方投资,中国设计师主持设计。”

  2019年,张锦秋接到西安国家版本馆设计的任务。由于时间紧迫,80多岁的她在病床上坚持研究地形图,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现场堪景。

  距离西安国家版本馆约40公里,就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张锦秋的代表作。

  当时,西北设计院一共做了十二个方案,张锦秋的唐风宫殿式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从起草图纸到施工建设,历时八年,一座既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建筑美学的博物馆破土而生。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随处可见古与今的交融,挑檐下的椽子、斗拱,玻璃、预制大墙板的使用,则体现出了当代建筑的审美意识。而在色彩设计中,张锦秋坚持“墨雅于彩,素色为上”的追求。

  “莫忘前人,服务今人,想到后人,以人为本”是20多年前张锦秋寄语年轻人的一副题字。其中的“以人为本”,正是贯穿她整个建筑人生的根本原则。

  西安的热门景点大唐芙蓉园,也出自张锦秋之手。如今,这里随处可见惬意享受风景的市民和游人,这样的“情景相融”也正是张锦秋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张锦秋说,当初建设大唐芙蓉园,就是为老百姓建的,园子里有供市民使用的广场大院、临水平台等室外活动场所。

  三十多年前,张锦秋在一次和丈夫的讨论中,提出建立钟鼓楼地下广场的想法,她的设计巧妙平衡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西安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古城增添了一张连接历史和现代的名片。

  2015年,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她的名字也将永远和古都西安联系在一起。

  如今,年近九旬的张锦秋,依然带领团队在一张张图纸上勾勒、孕育着心目中的理想建筑,不断推敲反复论证每一个设计细节,倾尽全力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注入更多的美好和诗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FoAR 前沿研究:理查德·诺伊特拉住宅建筑中的“视觉兴奋”——基于使用加权图和中心性度量的分析